Search

社區公共托育

  • Share this:

今天跟其他縣市參選人一起開了「托育政策連線」的記者會。記者會內容:https://npptw.org/XGrQyJ

台灣的0-2歲公共托育涵蓋率嚴重偏低,能夠抽到公托的人,比例不到1%,真的像是中樂透,沒中公托的,少數送私托,更多是請保母或父母一方辭職或給爺奶帶的。

即使薪資所得高的城市如新竹、台北的父母,請保母、送私托 (一個月月費15,000-20,000元,私托註冊費外加),對於一個平均收入8-9萬的雙薪家庭來說 (這已是台北市的薪資水準),占去可支配所得超過30%,對於家庭來說,負擔真的蠻大的。

尤其對南部,薪資水準相對偏低的縣市,是很難負擔得起這種托育費用的,所以,台南及高雄,在六都中生育率敬陪末座 (即使高雄在公托數量上,相較各縣市已是很多)。所以,公托的擴增,是必要的,但是因為新設立公托的成本高昂,公托數量不太可能在短期快速成長,因此,我們才提出,支持社區的公共托育家園,在公托及私托 (保母)之間,找出一個中間的可能性。

以高雄來說,「親屬保母」的津貼,通過培訓的爺爺奶奶當保母,一個月還可以領2000-4000元 (2016年共發放6,600萬津貼),但這些培訓出來的保母,多半只照顧自己的孫子(女),就很可惜,沒有達到當初提升社區照護人力的目的。因此,社區化托育,必須要從這些保母中,去找出績優保母,作為社區公共照護的人力才行 (親屬保母跟一般保母相輔相成)。一方面提升老年就業,再來也是藉由政府補助,降低父母的負擔。當然,對於社區保母照護品質的把關,也是很重要的一環。

少子化的問題,簡單而言,就是青年薪資偏低、托育費用偏高。怎麼提高生育率,就是要從這兩方面著手。

2018托嬰中心費用大調查:https://npptw.org/mcZy9q

鏡傳媒這篇圖文專題做得很好,推薦給大家:
https://www.mirrormedia.mg/projects/fertility/article.html


Tags:

About author
我是林于凱,39年的生命中,有32個年頭在高雄生活。這個專頁用來收藏我走訪高雄的所見所聞、人物紀錄及一些個人觀點。希望大家一起攜手,讓高雄變好,我會努力打造個攜手的平台。
我是林于凱,曾經是公務員、記者及NGO工作者,現為高雄市三民區市議員。找回人民對政治的信任、公民參與政治的途徑,努力ing。
View all posts